到2027年,全市茶园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,总产量达到2万吨;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,占全省比重达到15%。庐山云雾茶、宁红茶品牌价值分别达到50亿元、40亿元。坚持种养端、加工端、流通端、供应端、销售端“五端”发力,推动产业接二连三、融合发展。强化“庐山云雾茶”“宁红”地理标志使用管理,做到授权使用。推动修水县收回“宁红”商标,整合区域资源,做大做强宁红品牌。加强与中茶、小罐茶、八马茶叶、华祥苑、玉湖冷链(中国)等头部供应链企业合作,推动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促进茶叶、水产、油料、禽蛋等农产品融入华中、长三角、大湾区等消费市场。做旺九江茶市,招引国内著名茶企入驻,采取互联网+实体店等形式,打造全国名茶线上线下交易中心。茶叶方面,推动庐山云雾茶集团培育成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,宁红集团销售额达到8亿元,新增培育茶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。推进茶园扩面升级,每年扩种茶园1万亩,利用现有油茶园和林下经济套种茶叶1万亩,改造低产茶园1万亩。支持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和实用生产技术培训推广。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,研发盖茶、茶酒、茶饮等名优新特茶品及茶叶衍生产品,加大野生茶的保护研究开发利用,提高茶叶综合利用率。
茶模块
茶叶热销榜首
“宁红茶”品牌
2025执行清单
1.推动“庐山”绿色有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落地推广:(1)2025年7月前完成“庐山”品牌转让;
(2)遴选首批“庐山”品牌扩充品类;
(3)通过成立或遴选合适的国企,确定为“庐山”品牌运营机构。
2.对接中物联食材供应链分会:中物联食材供应链分会在庐山召开2025年会长办公会,积极组织各县(市、区)和本地企业对接国内头部食材供应链企业,提升九江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,达成农产品采购合作5项以上。
3.举办展会活动提升“一绿一红”品牌影响力:(1)2025年5月在庐山市举办第七届名茶名泉博览会暨2025第十一届庐山问茶会;
(2)2025年10月在修水县举办第四届中国红茶大会;
(3)举办第四届中国濂溪·九江茶市品茶会及庐山云雾茶2025年茶事展销等系列活动;
(4)拍摄宁红央视纪录片在央视播放,并在南昌和九江高速、机场制作宣传广告,开展常态化的宁红品鉴活动,举办宁红茶形象大使评选活动、茶艺师省赛等活动。
4.打响“庐山云雾茶”“宁红”品牌:(1)在南昌、九江、修水开设宁红旗舰店,支持全国市级以上城市开设宁红专卖店,给予政策引导和奖补;
(2)举办1场省级手工红茶制作竞赛,组织1次全国红茶质量评比,开展茶叶加工导师带徒培训,举办5期专业技能培训;
(3)建设庐山云雾茶专业茶叶博物馆;
(4)编制庐山云雾茶读本,围绕种植、绿色防控等开展培训。
5.推出一批茶旅精品线路:(1)推进庐山市九龙村茶乡主题精品民宿建设,打造海庐一忆恋一九龙村“茶旅融合”片区;
(2)推进庐山市庐茶社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改造提升,建设蛟塘镇从桂茶香庄园;
(3)在庐山市建设精品茶产业示范区、花田间农耕科普园和水云间茶文化客厅及茶饮所;
(4)在修水县建成中国宁红茶博物馆,非遗工坊及数字中心,茶文化风情街,茶主题书吧、宁红茶旗舰店,集生产和智能仓储于一体的数字化、自动化、连续化茶叶精深加工工厂;
(5)打造茶文旅村庄,实施高垅乡双垅村整村提升(含绿丰茶场)、威家镇威家村整村乡宿集群、虞家河乡开天村乡村旅游环境提升、赛阳镇赛阳村乡宿集群等工程项目形成茶文旅乡村示范带;
(6)建设燕山青牌庐山云雾江南古茶园茶文化景观园;
(7)以江西武宁野生茶科技小院、九江市太阳红野生茶研究院为依托建设中国野生茶博览馆、茶文化博览馆。
6.拓展庐山云雾茶、宁红茶销售渠道:(1)在知名旅游景区、市区打造3-4个庐山云雾茶的“禅茶一味”茶叶专卖店、特色网红打卡销售点、品牌形象店等;
(2)宁红茶线下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南京等地开旗舰店(专卖店)10家以上,线上在京东等平台开网店20家以上。
7.新增一批省级家庭农场:2025年,力争新增认定茶叶省级家庭农场5家以上。
8.推动宁红集团、庐山云雾茶集团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:(1)扩大宁红集团生产规模,实现销售收入达到6亿元;
(2)做大做强庐山云雾茶集团,推出云雾绿茶、云雾红茶饮料和庐山牌云雾茶酒等系列新产品,力争2025年实现销售收入超6000万元。
9.都昌县、庐山市、濂溪区新茶饮项目:(1)都昌雅鑫达公司联合南昌大学食品学院,研发庐山云雾茶、都昌白茶等新式茶饮生产线,9月前实现投产上市;
(2)庐山金轮酒业公司研发各不同季节的庐山云雾茶原料发酵蒸馏酒,解决茶农、茶企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出现的库存、茶渣茶末、夏秋茶利用率低等问题,建立庐山云雾茶酒自动化生产线;
(3)濂溪区与中国农科院合作,推动庐山云雾茶啤酒、茶粉、茶盖饮等产品上市。
10.新增和改造提升茶园2万亩,全市茶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68亿元,占全省比重达到15%:(1)繁育、推种“庐云”系列良种200万株以上;
(2)推动修水县良种物联网茶旅融合示范基地1000亩;
(3)改造提升修水茶树种质资源库,联合中茶所进行本土茶树资源调查分析,选育优势资源并进行扦插扩繁;
(4)与中茶所合作,开展修水茶园绿色防控新技术研究示范,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基地,制定技术规程。
11.研制开发出名、优、新、特茶品及茶叶衍生产品,延伸茶产业链条:(1)修水县开发宁红紧压茶、年份茶及茶叶衍生产品研发;
(2)修水县建设省级茶叶检测中心;
(3)武宁县开展野生茶及其叶衍生产品研发;
(4)庐山市开展窨制花茶产品研发。